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指南 > 正文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

一、农林业

第一类鼓励类

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

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整治等),土地综合整治

2、农产品及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

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

与应用,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

4、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5、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

6、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

物育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鉴定技术和仓储、

运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7、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

设、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8、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

9、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及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

修复

10、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

农药、兽药等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投入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

食品添加剂开发

11、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

12、远洋渔业、人工鱼礁、渔政渔港工程

13、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

14、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15、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16、农、林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

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与应用

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

18、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

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秸秆气

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废弃菌棒利用,太阳能利用)

19、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20、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优质

高产牧草人工种植与加工

21、动物疫病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兽药(含兽用

生物制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2、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

23、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

24、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25、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26、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

27、防护林工程,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森林抚育、低

质低效林改造工程

28、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碳汇林建设、植树种

草工程及林草种苗工程,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生物质

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

29、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

工程

30、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

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

31、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

32、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

33、竹藤、花卉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

34、林木、草原基因资源保护工程,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

良及开发利用

3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36、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

37、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

建设

38、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

(养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

39、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

应用

40、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

41、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

42、数字(信息)农业、林草技术开发与应用

43、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44、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

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

45、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46、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

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

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

47、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48、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

收处理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

49、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农业工程

50、乡村厕所废物废水以及餐厨废物废水的收集处理与生态农

业联合经营

51、面向资源化的乡村生活废水、生活废物、畜禽粪便、农业

废弃物与农田面源污染协同综合治理

5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5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肥料化、能

源化、基料化和垫料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54、数字农村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55、“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56、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

利用

57、湿态酒精糟(WDGS)的应用、生物质液体有机肥的应用

二、水利

1、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

2、跨流域调水工程

3、城乡供水水源工程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5、蓄滞洪区建设

6、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

7、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8、堤坝隐患监测与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

9、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

10、出海口门整治工程

11、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12、淤地坝工程

13、水利工程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材料开发制造

14、灌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

15、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

16、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17、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

18、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报预

警体系建设及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治理等)

19、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

20、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隔离防护、水土保

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有关技术开发推广)

21、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

22、防洪调动自动化系统开发、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大

江大河中下游及重点防洪区、防洪保护区等特定地区洪涝灾害信息

专题地图)

23、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24、水文站网基础设施以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

25、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三、煤

炭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

2、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地温、冲击

地压等)防治

3、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

4、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

5、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6、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

7、管道输煤

8、煤炭清洁高效洗选技术开发与应用

9、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0、煤电一体化建设

11、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与应用

12、矿井采空区、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

煤矸石等物质填充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13、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

14、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15、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及储煤场地环保改

16、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

17、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及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

1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四、电

力 1、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

2、单机 60 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

3、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 万千瓦

及以上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 第1张

4、缺水地区单机 60 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

5、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

6、30 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

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

7、单机 30 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

煤泥等发电

8、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

9、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

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

11、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

12、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

应用

13、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

14、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

15、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

16、分布式供电及并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

17、燃煤发电机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18、火力发电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及低温催化剂开发生产

19、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

与应用

20、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

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22、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

23、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

24、分布式能源

25、高效电能替代技术及设备

26、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27、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28、智慧能源系统

五、新能源

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

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

2、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

4、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

发与设备制造

5、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

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7、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

8、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

有机污水污泥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和生物天

然气生产成套设备

9、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

设备制造

10

10、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11、5MW 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12、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及海底电缆制造

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设备

14、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

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

15、移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应用

16、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电互补技术开发及应用 六、

核能 1、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精制、铀转化

2、先进核反应堆及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建造与技术开发

3、核电站建设

4、高性能核燃料元件、MOX 元件、金属元件制造

5、乏燃料后处理

6、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

7、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8、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

9、核安保关键系统开发与设备制造

10、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

11、核电站延寿及退役技术和设备

12、核电站应急抢险技术和设备

13、核能综合利用(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

11

七、石油、天然气

1、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

2、页岩气、页岩油、致密油、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

资源勘探开发

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

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

4、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5、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安全生产保障技术、生态环境恢

复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开发利用

6、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与装置制造

7、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

8、石油储运设施挥发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

9、液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10、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

八、钢铁

1、黑色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低品位

难选矿综合选别和利用技术,高品质铁精矿绿色高效智能化生产技

术与装备

2、焦炉加热精准控制、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

脱硫废液资源化利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煤焦油炭基材料、

煤沥青制针状焦、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荒煤气和循环氨水等余

热回收、低阶粉煤干燥成型-干馏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2

综合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烧结烟气脱硫废

水处理回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

3、非高炉炼铁技术

4、高性能轴承钢,高性能齿轮用钢,高性能冷镦钢,高性能

合金弹簧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低

铁损高磁感取向电工钢,高性能工模具钢,建筑结构用高强度抗震

钢筋、钢板及型钢,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用钢,高性能管线钢,高性

能耐磨钢,高性能耐蚀钢,高强度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海洋工程

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钢,电力装备用特殊钢,油气钻采集输用高品

质特殊钢,高性能不锈钢,高温合金,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非调

质钢,汽车等机械行业用高强钢,高纯度、高品质合金粉末,复合

钢材,半导体用高纯高性能钢

5、在线热处理、在线性能控制、在线强制冷却的新一代热机

械控制加工(TMCP)工艺、铸坯直接轧制、无头轧制、超快速冷

却、节能高效轧制及后续处理等技术应用

6、直径 600 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电极、高炉用微孔和超微孔

碳砖、特种石墨(高强、高密、高纯、高模量)、石墨(质)化阴

极、内串石墨化炉开发与生产,环保均质化凉料设备开发与生产应

7、焦炉、高炉、热风炉用长寿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精炼钢用低碳、无碳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高效连铸用功能环保性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13

8、钢铁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技术

9、利用钢铁生产设备处理社会废弃物(不含危险废物)

10、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以及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化技

11、冶金固体废弃物(含冶金矿山废石、尾矿,钢铁厂产生的

各类尘、泥、渣、铁皮等)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冶金废液(含

废水、废酸、废油等)循环利用工艺技术与设备

12、钢铁与相关产业间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13、带式焙烧等高效球团矿生产工艺技术,高炉高比例球团冶

炼工艺技术

九、有色金属

1、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紧缺资源的深部及

难采矿床开采

2、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

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1)

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2)有价元素的综合利用(3)赤泥及其它

冶炼废渣综合利用(4)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5)钨冶炼废渣的

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处置

4、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1)信息:直径 200mm

以上的硅单晶及抛光片、直径 125mm 以上直拉或直径 50mm 以上

水平生长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铝铜硅钨钼稀土等大规格高纯靶材、

超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高端电子级多晶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铜

14

镍硅和铜铬锆引线框架材料、电子焊料等。(2)新能源:核级海绵

锆及锆材、高容量长寿命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前驱体材料

5、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1)交

通运输:抗压强度不低于 、导电率不低于 80%IACS 的铜合

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制品等高强高导铜合金、交通运输工具主承

力结构用的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航空

用铝合金抗压强度不低于 ,高速列车用铝合金抗压强度不

低于 )、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品。(2)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

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等领域高性能钨材料及钨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超细、超粗、复合结构硬质合金材料及深加工产品,蜂窝陶

瓷载体及稀土催化材料,低模量钛合金材料及记忆合金等生物医用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 第2张

材料,耐腐蚀热交换器用铜合金及钛合金村料,3D 打印用高端金

属粉末材料,高品质稀土磁性材料、储氢材料、光功能材料、合金

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助剂及高端应用

6、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电子领域用连续性金属卷材、真空

镀膜材料、高性能铜箔材料

十、黄金

1、黄金深部(1000 米及以下)探矿与开采

2、从尾矿及废石中回收黄金

3、黄金冶炼有价元素高效综合利用(难处理矿石选冶回收率

≥75%;低品位矿石选冶回收率≥65%(不含堆浸);当黄金与其他

矿物共生时,综合利用率≥70%;当黄金与其他矿物伴生时,综合

15

利用率≥50%)

十一、石化化工

1、高标准油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煤经甲醇制对二甲苯

2、硫、钾、硼、锂、溴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

利用,磷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中低品位磷矿、萤

石矿采选与利用,磷矿、萤石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3、零极距、氧阴极等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废盐酸制

氯气等综合利用技术、铬盐清洁生产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全封闭

高压水淬渣及无二次污染磷泥处理黄磷生产工艺,气动流化塔生产

高锰酸钾,全热能回收热法磷酸生产,大型脱氟磷酸钙生产装置

4、10 万吨/年及以上离子交换法双酚 A、15 万吨/年及以上直

接氧化法环氧丙烷、20 万吨/年及以上共氧化法环氧丙烷、万吨级

己二腈生产装置,万吨级脂肪族异氰酸酯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5、优质钾肥及各种专用肥、水溶肥、液体肥、中微量元素肥、

硝基肥、缓控释肥的生产,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6、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

体、助剂的开发与生产,定向合成法手性和立体结构农药生产,生

物农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生产

7、水性木器、工业、船舶用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

固化涂料,低 VOCs 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

机、高铁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防腐涂料生产;单线产能 3 万吨/年及

以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

16

8、高固着率、高色牢度、高提升性、高匀染性、高重现性、

低沾污性以及低盐、低温、小浴比染色用和湿短蒸轧染用的活性染

料,高超细旦聚酯纤维染色性、高洗涤牢度、高染着率、高光牢度

和低沾污性(尼龙、氨纶)、高耐碱性、低毒低害环保型、小浴比

染色用的分散染料,聚酰胺纤维、羊毛和皮革染色用高耐洗、高氯

漂、高匀染、高遮盖力的酸性染料,高色牢度、功能性还原染料,

高色牢度、功能性、低芳胺、无重金属、易分散、原浆着色的有机

颜料,采用上述染料、颜料生产的水性液态着色剂

9、染料、有机颜料及其中间体清洁生产、本质安全的新技术

(包括发烟硫酸连续磺化、连续硝化、连续酰化、连续萃取、连续

加氢还原、连续重氮偶合等连续化工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5年本,催化、三氧化硫磺化、绝

热硝化、定向氯化、组合增效、溶剂反应、双氧水氧化、循环利用

等技术,以及取代光气等剧毒原料的适用技术,膜过滤和原浆干燥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0、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聚偏氯乙烯等高性能阻隔树脂,聚

异丁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茂金属聚乙烯等特种聚烯烃,高碳 α

烯烃等关键原料的开发与生产,液晶聚合物、聚苯硫醚、聚苯醚、

芳族酮聚合物、聚芳醚醚腈等工程塑料生产以及共混改性、合金化

技术开发和应用,高吸水性树脂、导电性树脂和可降解聚合物的开

发与生产,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新型聚酰胺开发与生产

11、5 万吨/年及以上溴化丁基橡胶、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

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固含量大于 60%的丁苯胶乳、异戊二烯胶乳

17

开发与生产,合成橡胶化学改性技术开发与应用,聚丙烯热塑性弹

性体(PTP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

热塑性弹性体(SEPS)、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有机硅

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开发与生产

12、改性型、水基型胶粘剂和新型热熔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5年本,环保型吸水剂、水

处理剂,分子筛固汞、无汞等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纳米

材料,功能性膜材料,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电子气、高性能液

晶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

13、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苯基硅油、

氨基硅油、聚醚改性型硅油等,苯基硅橡胶、苯撑硅橡胶等高性能

硅橡胶及杂化材料,甲基苯基硅树脂等高性能树脂,三乙氧基硅烷

等高效偶联剂

14、全氟烯醚等特种含氟单体,聚全氟乙丙烯、聚偏氟乙烯、

聚三氟氯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高品质氟树脂,氟醚橡胶、

氟硅橡胶、四丙氟橡胶、高含氟量 246 氟橡胶等高性能氟橡胶,含

氟润滑油脂,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

低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

和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开发和应用,

含氟精细化学品和高品质含氟无机盐

15、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包括无内胎载重子午胎、巨型工程子

午胎(49 吋以上),低断面和扁平化(低于 55 系列))及智能制造

技术与装备,航空轮胎、农用子午胎及配套专用材料和设备生产,

18

新型天然橡胶开发与应用

16、生物高分子材料、填料、试剂、芯片、干扰素、传感器、

纤维素生化产品开发与生产

17、四氯化碳、四氯化硅、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等副

产物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5年本,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应用

十二、建材

1、利用不低于 2000 吨/日(含)新型干法水泥窑或不低于 6000

万块/年(含)新型烧结砖瓦生产线协同处置废弃物,水泥窑协同处

置垃圾焚烧飞灰使用水洗工艺脱盐预处理;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硫

(铁)铝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工艺

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新型静态水泥熟料煅烧工艺技术的研发

与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窑替代燃料技术、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技

术的研发与应用;水泥外加剂的开发与应用;粉磨系统节能改造(水

泥立磨、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等);水泥包装自动插袋机、包装机、

装车机开发与应用

2、规模不超过 150 吨/日(含)的电子信息产业用超薄基板玻

璃、触控玻璃、高铝盖板玻璃、载板玻璃、导光板玻璃生产线、技

术装备和产品;高硼硅玻璃,微晶玻璃;交通工具和太阳能装备用

铝硅酸盐玻璃;大尺寸(1 平方米及以上)铜铟镓硒和碲化镉等薄

膜光伏电池背电极玻璃;节能、安全、显示、智能调控等功能玻璃

产品及技术装备;连续自动化真空玻璃生产线;玻璃熔窑用全氧/

富氧燃烧技术;一窑多线平板玻璃生产技术与装备;玻璃熔窑用低

19

导热熔铸锆刚玉、长寿命(12 年及以上)无铬碱性高档耐火材料

3、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部品化建材产品;低成本相变储能墙

体材料及墙体部件;光伏建筑一体化部品部件;岩棉复合材料制品

/部品;气凝胶节能材料;A 级阻燃保温材料制品,建筑用复合真空

绝热保温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保温、装饰等功能一体化复合板材,桥梁隧道、地

下管廊、岛礁设施、海工设施等领域用长寿命防水防腐阻燃复合材

料,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水性或高固含量防水涂

料等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功能型装饰装修材料及制品,绿色无醛人

造板以及路面砖(板)、路面透水砖(板)、广场透水砖(板)、装

饰砖(砌块)、仿古砖、护坡生态砖(砌块)、水工生态砖(砌块)

等绿色建材产品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

4、陶瓷集中制粉、陶瓷园区清洁煤制气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单块面积大于 1.62 平方米(含)的陶瓷板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

发与应用;利用尾矿、废弃物等生产的轻质发泡陶瓷隔墙板及保温

板材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5、一次冲洗用水量 6 升及以下的坐便器、蹲便器,节水型生

活用水器具及节水控制设备,智能坐便器、卫浴集成系统,满足装

配式要求的整体卫浴部品开发与生产

6、8 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粗纱(单丝直径>9 微米)池

窑拉丝技术,5 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细纱(单丝直径≤9 微

米)池窑拉丝技术,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高硅氧、可

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技术开发与生产;玄

20

武岩纤维池窑拉丝技术;碳化硅纤维、复合纤维;航空航天、环保、

海工、电工电子、交通、能源、建筑、物联网、畜牧养殖等领域用

热塑性、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及其高效成型制备工艺和装备;树脂

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20 万吨/年及以上矿物原

料粉体加工生产线

7、使用合成矿物纤维、芳纶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的无石棉摩

擦、密封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与生产

8、信息、新能源、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用高品质人工晶体

材料、制品和器件,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开发;高

纯石英原料(纯度大于等于 99.999%)、半导体用高端石英坩埚、化

学气相合成石英玻璃等制造技术开发与生产;航天航空等领域所需

的特种玻璃制造技术开发与生产;高纯纳米级球形硅微粉与高纯工

业硅的生产、应用及其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9、石墨烯材料生产及应用开发;环境治理、节能储能、电子

信息、保温隔热、农业用等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生产及其技术装备

开发应用;矿物超细材料加工在线检测与控制智能化生产线;非金

属矿开釆、加工、贸易、应用、投资等产业大数据平台技术开发和

建设

10、30 万平方米/年及以上超薄复合石材生产;机械化石材矿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事通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baishi.com/post/8014.html

分享给朋友: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word版” 的相关文章

清明假期出行指南:祭扫、踏青热门区域路况早知道

清明假期出行指南:祭扫、踏青热门区域路况早知道

清明假期将至,这是一个兼具祭扫先人和踏青游玩的特殊时节。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在享受假期的了解祭扫和踏青热门区域的路况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让出行更加顺畅,也能确保大家的假期安全。一、祭扫热门区域路况在清明时节,各大公墓陵园往往成为人们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因此这些区域的交通压力也会显著增加。以[本市...

博物馆出行指南,各地博物馆交通与展览参观须知

博物馆出行指南,各地博物馆交通与展览参观须知

当我们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仿佛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每一座博物馆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瑰宝,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过去、感受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为了让您能更好地享受博物馆之旅,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博物馆出行指南,包括各地博物馆的交通信息以及展览参观须知。一、交通指南1. 公共交通...

自驾游北京出行指南,故宫、长城等景点交通与游玩要点

自驾游北京出行指南,故宫、长城等景点交通与游玩要点

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承载着无数的文化与记忆。自驾游北京,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让你可以自由地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探寻那些闻名遐迩的景点。其中,故宫和长城更是必去之地,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它们的交通与游玩要点。一、故宫交通:- 自驾:故宫周边的交通较为拥堵,建议将车停放在周边的停车场,如景山公...

自驾游广东出行指南,广州塔等景点交通与美食推荐

自驾游广东出行指南,广州塔等景点交通与美食推荐

广东,这片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土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风情。自驾游广东,无疑是一种最为自由、惬意的旅行方式,让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穿梭在广东的大街小巷,领略不同城市的独特韵味。而广州塔,作为广东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启广东自驾游之旅,探寻...

自驾游山西出行指南,平遥古城等景点交通与游玩攻略

自驾游山西出行指南,平遥古城等景点交通与游玩攻略

山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蕴藏着无尽的历史文化宝藏。自驾游山西,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旅程,而平遥古城则是这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站。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自驾游山西出行指南,包括平遥古城等景点的交通与游玩攻略,让你轻松畅游山西。一、出行前准备1. 证件:携带身份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以备不时之需。2. 车辆检...

自驾游辽宁出行指南,大连等景点交通与游玩攻略

自驾游辽宁出行指南,大连等景点交通与游玩攻略

辽宁,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拥有着大连等众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景点。如果你计划来一场自驾游,那么辽宁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下面,我们将为你详细介绍辽宁自驾游的出行指南,以及大连等景点的交通和游玩攻略。一、出行指南1. 路线规划- 提前规划好你的自驾游路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选择景点。可以从大连出发,依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