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全景,掉落人间的《明珠》,寻找西湖民间故事
小时候看《西湖民间故事》,说西湖原本是天上的玉龙和金凤用天河里、仙岛上一块亮晶晶的宝石日夜啄磨出来的一颗明珠,不小心从天庭滑落、掉进杭城,成了一汪蓝格莹莹、清澈透亮的湖水
最喜欢故事里的这句: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汲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滴呀,滴呀,喷呀,喷呀, 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宝光闪亮了
住在杭州很多年,走过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却从未见过西湖完整的模样
对着地图,看看玉龙和金凤的明珠到底长什么样子,看看能不能把西湖十景就着四季串连起来
三面云山一面城,西湖三面环山,东边是杭州城
晴天的早晨,等在北山路上可以等到太阳从杭州城里缓缓升起,断桥上值守了一夜的路灯悄悄睡去
西湖面积约6.39平方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湖面宁静,游客还没有起床,白堤上跑过一支晨练的队伍,红旗招展,口号嘹亮
西湖被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成五片水面: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和岳湖
孤山是湖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天然岛屿,人文荟萃,靠着白堤与城市相连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湖泥堆建的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
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望
这是西湖的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
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书·地理志》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后因杭州古名钱塘,称钱塘湖;又因为湖在杭城之西,又名西湖
最早出现“西湖”的叫法,是在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两首诗中
杭州回舫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秦始皇东游入海,到达西湖北侧的宝石山,山下留有一处“秦始皇缆舟石”
后来泥沙淤积,在吴山和宝石山山麓形成沙嘴,沙嘴毗连成沙洲,沙洲西侧形成一个内湖,即是西湖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960年)以杭州为都城,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清浚了西湖水体
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濒于湮没,直到元祐五年(1090年),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西湖民间故事中西湖是天上的什么,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2.8公里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堤
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桥,依次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西湖水面被苏堤分为东西两部分
千年来,苏堤一直保持着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格局,一株桃花一株柳,春日拂晓,湖上薄雾蒙蒙,垂柳初绿、桃花吐艳,柔美梦幻,便是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
1127年,南宋定都杭州,西湖泛舟盛行:“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西湖开始广为人知
至元代,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元朝后期杭州西湖全景,掉落人间的《明珠》,寻找西湖民间故事,西湖又疏于治理,日渐荒芜,富豪贵族沿湖围田,湖面大部分被淤为茭田荷荡
明弘治十六年,知州杨孟瑛冲破来自豪富们的巨大阻力,奏请疏浚西湖,拆毁田荡三千四百八十一亩,在里湖西部堆筑长堤,后人称为杨公堤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多次南巡到杭州,在西湖孤山建有行宫
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确认了自南宋以来逐渐成型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乾隆年间兴建的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里头昆明湖东西两堤就是模仿西湖苏堤六桥而建
除了刚到过的苏堤春晓和名存实亡的双峰插云,西湖十景还有八景,从白娘子和许仙的相遇的断桥出发,逆时针走一圈去看看
断桥残雪讲的是西湖雪后初晴,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一痕褐色的桥面,远远看去仿佛桥断了一般
断桥残雪其实不容易看到,在杭州等一场像样的雪实在太难,几星雪花便会引得全城轰动,纷纷奔向西湖,断桥踩雪倒是有的
偶尔有大雪的冬天,想看雪景也得早起,早上5点钟的样子,迟了就都被人气融化了
有歌词写: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融解
断桥的雪可遇不可求
倒是可以在断桥、白堤上走走,夏天有桥下的映日荷花、保俶塔的流云晚霞,秋天有对面宛如油画的北山路,春天有一堤的桃红柳绿,或许还有你的许仙坐小船缓缓飘来
走过白堤,孤山脚下中山公园对面,是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三面临水,视野开阔,最美的季节是秋天,秋夜赏月尤其是中秋前后,皓月当空,桂子飘香,山峦跌宕,湖面如镜,心旷神怡
远处的灯火,近处的鸟语
镇压了白娘子的雷峰塔脉脉地注视着故事开始的断桥,湖光月色中忘却了今夕何夕
康熙三十八年,平湖秋月的景址最后确定
中山公园里曾建有清朝康熙爷乾隆帝南巡时的行宫,,走进公园,孤山上有西泠印社和众多人文历史遗迹,山下大片梅花,是宋朝林逋梅妻鹤子的隐居之所,北里湖是天鹅、鸳鸯和野鸭的乐园
出了中山公园右转是西泠桥,桥边慕才亭,南朝名伎苏小小的故事感动了多少文人雅士: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一千多年倏然而逝,苏小有没有又入轮回,徜徉在西湖的春日里?
站在西泠桥上,北里湖蜿蜒东去,远处的宝俶塔亭亭玉立,这里湖面总是澄净,这里空气充满宁静
下桥左转不远是印象西湖的演出地,西湖水域最小的岳湖
岳湖的夜晚,白居易、苏东坡、苏小小、林逋、岳飞、许仙和白娘子、、、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在如诗如画的湖面上翩翩起舞
再往前就是曲院风荷
南宋时,这里有一座宫廷酒坊,每当夏日风起,酒香伴着满湖的荷香,沁人心脾
曲院风荷由此得名,这曲是酒曲的曲
湖边,接天莲叶无穷碧,鸟儿在叶底追逐嬉戏
公园里,水杉笔直参天,蜗牛绕着树干慢悠悠走过
曲院风荷北山路出口的对面是岳庙,西出口在杨公堤,东出口在苏堤
走过苏堤的六吊桥,走过苏堤春晓
苏堤的尽头是花港观鱼
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因花家山麓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此称作花港
康熙三十八年,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刻石碑立于鱼池畔
乾隆下江南游西湖,又作诗题刻于碑阴: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这诗写得一般,但同一块碑上有祖孙两代皇帝的题字,碑林史上仅此一块
花港倚山临水,浓荫幽深,樱花时节,花影婆娑
落英缤纷中,一池红鱼,聚散随心,鱼戏花影东,鱼戏花影西,鱼戏花影南,鱼戏花影北,鱼戏花影间
又辟有牡丹园,移来魏紫、姚黄、绿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玉楼春等名贵品种数百株,4、5月份,牡丹亭畔群芳争艳
花港观鱼南山路出口的对面是太子湾,以郁金香和樱花闻名,花开时节,一步一景
出花港往东,沿着湖边继续走,半个小时吧,就到了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指的是净慈寺傍晚的钟声
南屏山下净慈寺,传说是济公和尚修行的地方,寺里有“济公运木”的古井
那年夏天,南宋杨万里在这里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屏山一带的山岭是石灰岩,山峰壁立多孔穴,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与山壁共振,声波如西湖的涟漪层层泛起,遇见对岸宝石山、葛岭的火山岩,回波迭起,萦绕湖面,佛国清音清越悠扬
雷峰夕照与南屏晚钟隔路相对
雷峰塔原名黄妃塔,五代时(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
民间传说《白蛇传》中,因法海将白素贞镇压于雷锋塔下,雷锋塔因此闻名
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突然倒塌,倒塌原因据说是香客挖取塔基的青砖、带回家驱蛇辟邪西湖民间故事中西湖是天上的什么,日积月累,塔基松动,终于倒塌
现在的雷峰塔是2002年新修的,登塔远眺,湖光山色尽览,但要看雷峰夕照需要继续往前走,到长桥公园这边,看见一群长枪短炮的摄影大叔,跟着他们一起等日落就行
夕照山、雷峰塔,夕阳西照,塔影横空
三潭印月是要坐船去的,小瀛洲呈田字形,岛在湖中,岛中有湖,水轩亭榭、绿柳依依,一池睡莲亭亭将醒
岛南湖中有三座石塔,相传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时所建
塔腹中空,月明之夜在塔中点燃火烛,烛光透过塔面上五个等距离圆洞印入湖面,一湖月影,真月、假月难辨,得名"三潭印月"
中秋之夜,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个倒影,塔上十五洞烛光,湖面十五圈烛影,再加上赏月人心中心心念念的那一个,一共是33个月亮
柳浪闻莺,曾出过一张网红照片,江南细雨,初春烟柳,只是照片拍不出婉转莺啼
其实在南宋时,这里就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
这一段西湖岸边多柳树,风摆成浪,鸟语呖呖,适合闲坐发呆
到秋天,柳叶黄了,又是别一种风情
回到断桥时,天色已暮,北山路灯火闪亮,宝俶塔静静地站在宝石山上
绕湖一周,不过15公里,坐车到十景之一,然后一路走下去,走在风景里很舒服,走累了可以搭一段环湖的游览车
如果不想看人头,最好早起,5-7点,西湖边只有几个晨练的人和摄影爱好者,日出西湖,或许会有些感动,想想这一刻美景只属于你,早起也值得
三面峰峦环抱着西湖,金龙和玉凤的宝贝明珠融化在人间,熠熠生辉
春天的柳浪闻莺、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夏天的曲院风荷、雷峰夕照,秋天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冬天的断桥残雪,每一个傍晚的南屏晚钟
西湖民间故事《明珠》
传说古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一只彩色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他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打个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了
有一天,他俩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天河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仙岛上,在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石头
金凤很喜欢, 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
玉龙也很喜欢 ,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金凤点头答应, 他俩就动工了
玉龙用爪子抓,金凤用嘴啄杭州西湖全景,掉落人间的《明珠》,寻找西湖民间故事,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俩真的把石头琢成了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
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汲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
滴呀,滴呀,喷呀,喷呀, 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了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他们的明珠
玉龙不愿回天河东边的石窟去了,金凤也不愿再回到天河西边的那个树林,他俩就住在天河中的仙岛上,日夜守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啊,珠光照到哪里,那里就树木常青,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收
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就看见了这颗明珠的宝光,心里非常羡慕
等到半夜, 她就派一个亲信的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候,悄悄地把这颗明珠拿走了
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的不得了,连看也不舍得给人看一看,就藏到仙宫里头,外面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西湖民间故事中西湖是天上的什么,发现明珠不见了
他俩真着急呀!东寻寻,西寻寻,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
他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宴请众神
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一起祝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就对众神道:各位仙长,我请你们看一颗珍贵的明珠,真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从里面取出那颗明珠,用金盘端着放在厅堂中间
明珠亮晶晶,光闪闪,神仙们看了都叫好
这时,玉龙和金凤正在到处寻找他们的明珠,金凤发现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龙;玉龙玉龙,快来看那不是我们明珠放出来的亮光吗?
玉龙从天河里钻出头来,一看:是呀,一定是我们的那颗明珠,快把它找回来!
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找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
那些神仙们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玉龙上前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王母娘娘一听,火了,冲着玉龙、金凤张口就骂:胡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亲娘,天上的宝物都有是我的
玉龙和金凤一听也来了气,一齐向王母娘娘说:这颗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长的,是我俩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
王母娘娘听了,又羞又急,伸手护住放着明珠的金盘,喝叫天兵天将,把玉龙和金凤赶出去
金凤见王母娘娘不讲理,扑过去抢明珠;玉龙见王母娘娘不讲理,也冲过去抢明珠
三双手都抓住金盘,谁都不肯放松
你拉我扯,金盘一摇晃,明珠就滚下来,滚到阶沿边,从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龙和金凤见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来保护
玉龙游着,金凤飞着,他俩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保护着这颗明珠,慢慢地慢慢地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
这颗明珠一到地上,立刻变成了清澈的西湖
玉龙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雄伟的玉龙山守护它,金凤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青翠的凤凰山守护它
从此 凤凰山和玉龙山就静静地站在西湖的旁边
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